為了不浪費遊玩的時間,即使昨天凌晨3點才睡

早上還是定了8點的鬧鐘,不過還是賴了不短時間的床

為了吃9:30截止的免費早餐而奮力下樓

房間對面現在有工程,所以早上都能看見辛苦的工人在工作

DSC_0805_000.jpg

到餐廳已經快9點了,雖然一直有在補食材,但是我愛的通心麵很快就沒了

這裡早餐的主菜是香腸、通心麵、炒蛋、烤布丁、玉米粒和法式土司,每天出現的樣式不一

還有土司可以自己烤,有花生醬、草莓醬和牛油,也有麥片加鮮奶,果汁則是柳橙汁或蘋果汁

還有咖啡可以喝

DSC_0814_008.jpg

四天吃下來雖然簡單,也是幫忙省了早餐錢和下山的辛苦

最後一天通心麵讓我飽到中午

整個旅館中庭的設計很漂亮,到底右轉就是餐廳

晚上好像也有供餐,不過我們都回來太晚了

DSC_0816_010.jpg

下山就可以看到很新加坡式建築,我最喜歡這種牆面和窗戶的配色

有種中西合璧的感覺

 

旁邊有間小學,一開始還會誤認為是清真寺

很有回教風味的建築

DSC_0825_018.jpg

沿著實龍岡路(SERANGOON RD)往維拉瑪卡里亞曼興都廟走

途中經過本來考慮要住的Hotel 81

真的是很方便的位置,距離竹腳中心和地鐵站5分鐘

DSC_0827_020.jpg

後來幾乎每天都要經過的竹腳中心,晚餐也在這解決

晚上還有很多印度人排隊領錢,非常辛苦

DSC_0830_023.jpg

今天剛好是印度教的大寶森節(Thaipusam),大寶森節遊行慶典,是從印度廟宇柏魯瑪印度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出發,

一直走到4公里外的丹達烏他帕尼廟(Sri ThendayuthapaniTemple),並在信徒把牛奶獻給大寶神(Lord Muruga)後結束。

由於大寶森節在印度教屬於懺悔、祈求願望實現和還願的節日,參與遊行的隊伍中,可以看到許多被稱為「懺悔者」的信徒,身上背著裝飾有神像和宗教圖騰或標誌的大型枷鎖「卡瓦第」(Kavadi),連著針、釘或鐵勾、尖叉扎在身上和貫穿臉頰,行走其中。

「懺悔者」周遭的信徒和祭司,則跟隨步行,且不斷誦經和唱歌、打鼓,一起祈求神明讓身上的罪孽能夠洗淨。

要參加這項莊嚴慶典,「懺悔者」必須在1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必須嚴守誡律、禁慾且吃素。在進行背負「卡瓦第」儀式前,所有懺悔者都要接受寺廟祭司的訓誡,並進行24小時的齋戒,為這個崇高的節日淨化肉體和靈魂。

「懺悔者」身上背的「卡瓦第」,最重可達70多公斤,平均約需6個月才能打造完成。為了將「卡瓦第」固定在身上,就用各式鐵勾、尖叉、針釘刺入自己的臉頰及上身,以表示還願及懺悔的決心。

「懺悔者」深信,透過這種自殘式的宗教儀式,能讓大寶神和他們同在,讓他們毫無痛楚,且洗淨罪孽。這種宗教儀式和信仰,很類似台灣廟會請神和乩童自殘的儀式。

關於大寶森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流傳最廣的是大寶神是在大寶森節這一天從父親席瓦(Lord Shiva)大帝手上繼承大統。

這時,席瓦的信徒伊布班(Ibumban)接到神祕聲音指示,要他登上名為帕茲哈尼(Pazhani)的高山;席瓦就和隨從肩挑扁擔且兩端掛著裝滿牛奶的罐子,慢慢登上山頂,又為了忘卻辛勞,一路唱著讚美大寶神的曲子,這些樂曲和肩挑牛奶罐的儀式,後來演變為「卡瓦第」,代表行動祭壇之意。

看起來真的很痛

DSC_0838_030.jpg

我原本要參觀興都廟,不過走到對面發現過不去,再往前就到花拉公園站了

在這買了EZ-Link 15元,不過坐地鐵和搭公車都有打折,雖然要扣5元押金

但是進出站都方便不用像買單次票需要退1元押金,還是很划算

我坐到政府大廈站要去行政區,但是走錯出口

從城聯廣場的地下街走出來後都快到濱海藝術中心了

 所以先吃個Subway補充能量(6.5元套餐)

 

吃完出來可以遠遠看見中央商業區的大樓,我就慢慢散步過去

旁邊是日據時期蒙難人士紀念碑公園

接著看見了高等法院(左)和市政廳(右)

遠看好像市政廳上長出了個飛碟

高等法院於西元1939年落成,是新加坡最後一座殖民風格建築。正面和市政廳一樣,有許多科林斯的圓柱設計,以及由義大利畫家Cavalieri Rodolfo Nolli創作的壁畫所裝飾的寬敞內部,古典中又透著華麗。醒目的青銅色圓頂,象徵著新古典主義精神,細看還會發現牆上精細雕著正義的故事。

《市政廳》的科林斯列柱造型屬於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風格,它是1929年由英國建築師F.D.Meadows設計完工。

DSC_0871_049.jpg

 這裡還有個板球場,在中心區有這樣的綠地真不錯

DSC_0876_054.jpg

旁邊就是聖安德烈教堂,早在1823年,萊佛士就選定了現址作為建設教堂的保留地。1834年,作為新加坡聖公會的第一間教堂,聖安德列教堂舉行奠基禮,1837年落成並開始使用。當時建造教堂的初衷是為了照顧英國的僑民,給他們一個做崇拜的聖殿,後來漸漸轉變為向本地各民族居民傳播福音。由於曾經兩次遭雷擊,教堂於1852-1856年間關閉,後在原址重建。1942年,新加坡淪陷為日本佔領區之前,這裏還曾被改建為救死扶傷的緊急醫院。現在,聖安德列教堂已經成為新加坡地區最有宗教影響的教堂之一。

那最引人注目的尖塔,正是它西面正門之上的塔樓。塔樓高63米,潔白的外牆上裝飾著簡單而美觀的雕塑圖案。走進教堂的正門,只覺得眼前豁然一亮。大堂進伸55米,寬16米,挑高22米,給人以高大、肅穆的感覺。

整個教堂在陽光下耀眼的讓人無法直視,但進去後又舒服的讓人想在裡頭多待一下

這裡還有飲水機,讓我裝了一壺冰涼的礦泉水繼續我的旅程

DSC_0892_069.jpg

兩邊的桌椅陳舊而整潔,桌屜裏放滿各種文字的《聖經》和讚美詩。桌子下方的地上,是一個個小墊子,給人們跪拜時所用,上面裝飾著不同的宗教圖案。牆壁上偶爾會嵌上石碑、雕塑或金屬牌,以紀念重大宗教事件或人物。

中央的聖壇是整個教堂的核心。右側靠著一座潔白的立柱,建起一座全木質的講臺。這是1889年在斯里蘭卡製造的,木階梯狹窄而精巧。而在他身後,那個掛在立柱上不怎麼起眼的十字架卻也大有來頭。這個十字架被稱為“考雲地利十字架”,在木質底框上交叉成十字形的金屬部分,是取自英國考雲地利教堂廢墟的兩根鐵釘,該教堂在1940年毀于二戰戰火。神壇的左側是木質的主教座,是教會的聚會中主教的座位。旁邊立著一座金色的飾物,展翅的雄鷹立在一個好像權杖的立柱上,被稱為“頌經台”。在鷹首的後面裝有放書的架子和一盞小電燈。其飛鷹的造型象徵神的話語傳遍天下。

在聖桌後面的區域,作聚會用,被稱為“降生堂”。它得名於那面義大利產、由石膏和馬賽克制成的精美的屏風。屏風立於1905年,上面的圖案描述的是牧人敬拜在伯利恒剛剛降生的基督。
屏風後面,三面彩色玻璃窗將整個教堂的精美和華麗推向最高峰。雖然乍看之下,這三面彩窗沒什麼不同,但事實上,它們之間還是存在小小差異,分別是為了紀念新加坡的一位俊傑而建。中間的窗,紀念開發新加坡的萊佛士;左面的窗,紀念新加坡的一位駐紮官,約翰哥羅福醫生;而右面的窗,是為了紀念海峽殖民地總督威廉巴得務將軍。在各窗的彩色花紋中,分別繪有他們的紋章。

DSC_0888_065.jpg

穿過教堂,有一個看起來是勸募的地方

就到政府大廈的地鐵站

往前走先看到消防局文物館,回來看了照片覺得很像總統府

看了別人的網誌發現裡頭還蠻多可玩的 http://blog.yam.com/cherish0213/article/23927494

DSC_0893_070.jpg

我的目的地是旁邊的亞美尼亞教堂,因為我有一個來自亞美尼亞的朋友

所以想看看這個教堂

興建於1835年,為了紀念聖者葛雷哥里而建造,圓弧造型結構和四面突出的門廊,充分展現了宏偉壯麗與和平莊嚴,亞美尼亞教堂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教堂。這座教堂是由殖民地時期的建築師George Coleman所精心設計,並奉獻給S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教堂的後院是現今新加坡最古老墓場,可發現許多年代久遠的名墓誌,包括新加坡國花(卓錦萬黛蘭)發現者卓錦之墓,新加坡的國花即以卓錦命名。

其實這個教堂比較小巧,我就在外頭逛逛沒進去

DSC_0896_072.jpg

對面就是中華商會的大樓,還蠻有中國味的

DSC_0898_074.jpg

這時已經有點累了,所以決定坐公車去魚尾獅公園,先坐33路

在歐南園換車(75路)到安德森橋

在新加坡到處都是這種長的很茂密且漂亮的大樹,真的不愧為花園城市

這樹讓人聯想到南京的法國梧桐,只是更翠綠

DSC_0901_077.jpg

到魚尾獅公園的時候天氣已經有點陰沈

魚尾獅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它於1964年由當時的Van Kleef水族館館長Fraser Brunner先生所設計的。兩年後被新加坡旅遊局採用作為標誌,一直沿用到1997年。而這期間,魚尾獅已成為新加坡的代表,如同法國的巴黎鐵塔或美國的自由女神像。

魚尾獅獅頭的設計靈感來自關於新加坡歷史的一個傳說。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11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王國」的名叫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在前往馬六甲的途中來到了的新加坡。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他於是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而魚尾則是因為新加坡是一個海島,她的一切都跟海密切相關。


第一座魚尾獅雕像由已故的新加坡著名工匠林浪新用混凝土塑成,高8.6米,重70噸。另一座高2米,重3噸的小型魚尾獅雕像也在同一時期完成。兩座雕像於1972年9月15日正式落戶在位於海濱橋邊的魚尾獅公園,開幕儀式由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主持。為了紀念這項盛事,制定了一塊銅匾,銅匾上刻有獻詞:「魚尾獅是新加坡迎賓好客的象徵」。2002年4月,這兩座雕像被遷移至120米外的填海地段,以求更接近填海後新的新加坡河口。旅遊局同時也為它們做了整修。此次搬遷及整修總共耗資750萬新加坡元。 

              

這獅子也是挺辛苦的,天天都得噴水,不過每個到新加坡的人也都要和它合照 

 

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是座位於新加坡佔地6公頃的水岸建築,座落於濱海灣且靠近新加坡河出海口,建造成為島國新加坡的表演藝術中心。此建築以臨近的Esplanade命名,內有1,600個座位的音樂廳,及可提供表演的2,000個座位的劇院。

濱海表演藝術圖書館位於濱海藝術中心的3樓。濱海藝術中心也包含了戶外表演場地,內部的購物中心也有零售店、餐廳。建築物4樓有戶外開放空間。

濱海藝術中心由兩建築學事務所共同設計:倫敦的Michael Wilford & Partners(MWP)與新加坡的DP Architects(DPA)。1994年公開的原始設計是沒有特別裝飾的玻璃帷幕劇院,這種建築在熱帶氣候的新加坡會變成大溫室,但根據DPA理事Vikas Gore表示,遮陽方式一直有被考慮,並在最後的設計增加了鋁遮陽板。此獨一無二的建築設計外觀常被認為跟榴槤或是蒼蠅眼睛很像,許多新加坡人也將濱海藝術中心暱稱為「榴槤」。 

DSC_1144_296.jpg   

照完像就下了場大雨,不過30分鐘後就雨過天晴

真是標準的熱帶風情

我趁著天氣涼爽就走到老巴剎去見識熟食中心

 

 老巴剎建於1894年,是東南亞現存最大的維多利亞時期的鑄鐵建築。位於新加坡商業區中心的老巴剎最初是菜市場,現已改建為飲食中心,提供各種經濟實惠的本地食品,是備受歡迎的飲食聚會場所。

 裡頭真的超大,有超多選擇,各地料理都有,不過因為不是用餐時間,看起來空空的

DSC_0935_105.jpg

我先點了蘭方園的海南雞飯套餐(4.5),味道不錯,但是沾醬跟台灣不同,超辣

吃完後舌頭像被燒穿一樣,完全敗給它

DSC_0937_107.jpg

還嘗試了這裡有名的沙爹,5串牛肉5串羊肉(6元),味道不錯,甜甜的

DSC_0942_112.jpg

 為了解辣我還喝了仙草冰(1.7),切了片哈密瓜(1.2)

DSC_0943_113.jpg

 因為離遊船的時間還早,我只好開始逛附近的景點

我走到旁邊的遠東廣場

應和館,1822年才創立,直到1872年才在現址興建,是客家人自發成立的會館,主要為粵東移民介紹職業並聯絡感情,1999年被列為新加坡43個古蹟建築之一,天井和走廊是最大的建築特色。

 

 木門(Wood Gate)的福德祠(Fuk Tak Chi Museum)建於1824年,是新加坡第一間中國寺廟,由客家和廣東移民合力打造,感謝土地公的保佑,讓他們從家鄉平安渡海到新加坡。祠堂如今改為博物館,展列早期移民的日常用品與當年生活樣貌。

DSC_0949_116.jpg

 位於131號的萃英書院,是1854年福建仕紳興建的義學,讓窮困的孩子能有機會上學,到1954年為止,嘉惠了許多學童,如今書院外觀仍妥善保存,內部為餐廳。

 

廣場正中央是廈門街(Amoy Street),兩旁仍然保留了整排的店屋,在廈門街1到4號的店屋上可見象徵純潔的蓮花裝飾,白牆搭配紅色窗子,典雅喜氣;在9號可看到鳳凰立體雕飾,象徵浴火重生和不朽

 

 以中國風水的陰陽五行為設計概念,廣場周圍的大門採用金、木、水、火、土的圖案

DSC_0960_125.jpg

 新加坡的建築也真的蠻漂亮的,古式卻沒有像大陸仿古街道那麼粗糙

DSC_0961_126.jpg

旁邊是天福宮,感覺有種熟悉的感覺

DSC_0969_134.jpg

我邊走邊休息,慢慢往新加坡方向走,這時候已近5點了

       

可以看到彩色的新聞及藝術部大廈,配色真的很漂亮,以後還不時會經過這

DSC_0986_150.jpg

因為距離遊船夜遊的時間還早,我們只好開始往碼頭對岸逛

看到了萊佛士登陸地點的雕像

托馬斯·史丹福·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1781年7月6日至1826年7月5日)是英國殖民時期重要的政治家。他的主要貢獻包括把新加坡建立為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國際港口。

萊佛士的早年生活我們知道得並不多。萊佛士爵士生於加勒比海牙買加(時維英國殖民地)離岸海上,在14歲時進入倫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工作,該公司是一家半官方性質的企業,負責英國在遠東的殖民活動。1805年他被公司派往今天的馬來西亞檳城,從此開始了他與東南亞的一段情誼。

1811年萊佛士被任命為爪哇總督,在英國佔領了原本屬於荷蘭的蘇門答臘島後,他很快被提升為蘇門答臘總督。統治期間,萊佛士嘗試實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廢除奴隸貿易,恢復了一些當地古迹,並以新的土地租賃系統,取代過去荷蘭人統治時期的強制農業計劃。他還撰寫了一部《爪哇史》,回顧該島的歷史。

1815年英國將爪哇歸還荷蘭,作為交換蘇門答臘,萊佛士返回英國;1818年他又再度來到蘇門答臘,並於1819年1月29日在馬來亞半島南端的一個小島上,建立了一個自由貿易港,即今日的新加坡。他在當日宣布東印度公司已經從蘇丹手中獲得了新加坡的治理權,而事實上這個治理權來得並不完全合法:當時合法的蘇丹並未同意萊佛士的要求,萊佛士是在推翻了這個蘇丹,並另立蘇丹之弟為名義上的統治者後,才取得了新加坡。萊佛士成為新加坡總督,直到1823年離職,返回倫敦。他是倫敦動物學會的首任主席,於1817年獲冊封為爵士。

1826年柒月伍日,萊佛士爵士於倫敦快要享年四十五歲之際與世長辭。

在新加坡,他的名字流傳下來,今天新加坡的頂尖學府萊佛士書院、萊佛士女中和萊佛士初級學院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萊佛士飯店則是新加坡最好的五星級飯店之一。其他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場所還包括了萊佛士坊地鐵站、史丹福路、萊佛士城等。由淡馬錫控股在上海投資的一個房地產項目,也被命名為「來福士廣場」。

DSC_0989_153.jpg

背後則是舊國會大廈,現在已經改為藝術之家

舊國會大廈建於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築物。這座由喬治科爾門(George Coleman) 所設計與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築物,昔日是新加坡民主制度下的國會大廈,現已改為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

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是一個深具吸引力的場所。它展現給您國內外藝術家所創造的現代視覺藝術、音樂、舞蹈、電影與話劇。走入“時光的長廊”,您可從展覽品中了解當年國會大廈的精神、面貌與多個著名人物。
新加坡國會已搬遷到附近的國會坊一號。

DSC_0997_160.jpg

再過來就可以看到這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皇而命名的殖民時期建築,左邊是維多利亞劇院,建於1862年,初期是新加坡鎮公所;右邊那棟是維多利亞音樂廳,於1905年開幕,現在是新加坡交響樂團的據點。

由於兩棟建築興建時期不同,因此後來又在中間築起一做鐘樓,將左右兩棟建築緊密連結。西元1954年11月21日,新加坡第一次選舉就是在鐘樓下計票,選舉結果由李光耀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獲得全勝。

 

DSC_0999_162.jpg

最後我們終於又回到加文納橋,這是完工於1869年新加坡第一座懸索古橋

 

以最後一位印度任命的新加坡首長SIr William Orfeur Cavenagh的名字來命名

DSC_1005_168.jpg

浮爾頓酒店的酒店建築是一幢始建於1928年的古典式建築,是新加坡保留下來的一處文化和建築遺產。 重新修飾和改裝後的富來登大酒店突顯了它古希臘和羅馬新建築風格的風采。

酒店原址為殖民時期的郵政總局,如今已改建為新加坡的標誌性酒店。多利安式的柱子和輪廓清晰的建築結構體現了帕拉第奧建築的最高境界,是新加坡優秀的豪華酒店。

DSC_1002_165.jpg


 

 

 

 

從橋上可以看見隔壁的安德森橋,《安德森橋(Anderson Bridge)》是新加坡河上美麗的驚嘆號,兩端以鋼鐵鑄成的拱門不但華麗非凡,更是舊時代橋樑的象徵,

在現今鋼筋混泥土橋樑當道的時代,能見到如此復古優雅的鐵橋,的確令人欣喜,不過《安德森橋》是新加坡最後的大鐵橋,之後的橋樑建築材料便是由預力混凝土取而代之。

DSC_1008_171.jpg

 
建於1910年的《安德森橋》當初是為了彌補「加文納橋(Cavenagh Bridge)」的不足而建造的,由於加文納橋高度不足,每逢漲潮或下大雨船隻便無法通過,

《安德森橋》的出現不但疏通了河道的承載量,就連路上交通也一併搞定,再加上她華麗的外觀,《安德森橋》常成為觀光客取景留念的景點之一。

DSC_1026_186.jpg

我們在橋邊的碼頭上買了船票15元*2人

覺得這組雕塑有點恐怖就是

DSC_1022_182.jpg




以下文章來自: http://eric6513.pixnet.net/blog/post/30376204-2010.1.30-%e6%96%b0%e5%8a%a0%e5%9d%a1%e8%b1%94%e9%99%b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鋁遮陽板
    全站熱搜

    floydw5d8y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